珍愛教育研討會︰青少年情感教育之需要及香港校園的實踐模式
活動花絮



「2012珍愛教育研討會」在6月7日順利進行,今年的主題是「青少年情感教育之需要及香港校園的實踐模式」,內容包括三個層面:首先,由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馮麗姝博士講解「家庭結構與青少年成長的關係」;接著,本會執行幹事(教育)黃秀婷姑娘以「青少年情感教育的實踐」作回應;最後,家庭基建教育及出版總監徐惠儀女士則講解「如何從教育建立青少年正確的戀愛及婚姻觀」。

「家庭結構與青少年成長的關係」

馮麗姝博士邀請在座老師、社工、教牧同工及父母一同思考:面對頑皮或教而不善的學生和孩子,他們的行為問題是源於個人本身,還是家庭問題?大部份參加者都認同家庭因素為主要,馮博士便提出,有行為問題的學生可分兩大類,各自需要不同的輔導策略。

第一類是常見的「反應型攻擊者」(Reactive Aggressor)──脾氣差、情緒激動、動不動就打罵人。另一類是「操控型攻擊者」(Proactive Aggressor)──表面上品學兼優、聰明伶俐,但實際上欺負弱者,他們不會自己動手,卻在幕後指使他人。這兩類攻擊者都有攻擊行為,包括有肢體、口頭及關係攻擊;男生肢體攻擊佔多,女生則是關係及口頭攻擊佔多。

然而,行為只是表象,暴力並不等於欺凌。九成九被罰的屬「反應型攻擊者」,而「操控型攻擊者」則是有動機及預謀欺負弱者,行事冷靜,懂得評估風險,從而以肢體暴力、言語威嚇或排斥別人以得到利益 (例如金錢、物質、權力等),他們才是真正的欺凌者。因此,要深究學生到底是哪一類攻擊者,才能對症下藥。

「反應型攻擊者」是常被誤認為欺凌者的一群,事實上他們是受害者。他們小時候常被父母無故打罵,以致他們成長中缺乏安全感。由於想尋求保護,往往成為操控型攻擊者的「下線」,例如結識黑社會。他們最大特徵是憤怒;認知上較易曲解外在訊息,認定別人懷有敵意,注意力有問題。情緒上則容易衝動、發脾氣、憤怒。行為上欠耐性、過度活躍、經常焦慮,以暴力來保護自己。由於處理人際衝突能力欠佳,他們被孤立和排斥,不受歡迎。

馮博士引用研究,描述父母教養子女的「自我效能」與子女偏差行為的關係。父母教養子女的「自我效能」分三方面︰紀律(與「操控型攻擊者」相關)、成就、情感支援(與「反應型攻擊者」相關)。

在各項攻擊指數中,核心家庭是最低。再婚家庭(繼母)的孩童,在整體攻擊行為指數、操控型攻擊指數、違規行為指數、注意力問題指數、子女焦慮/抑鬱指數皆最高,單親家庭(母親)的攻擊指數比單親家庭(父親)低,反映「親生母親」教養的重要性。

再婚家庭子女面對複雜問題,例如繼父母角色混淆,對繼父母的接受和信任程度、轉變和適應等。因此,家庭結構完整對子女的健康成長尤其重要,成年人離婚前應三思。

「回應: 青少年情感教育的實踐」

黃秀婷姑娘認為,這一代青少年對兩性觀念、戀愛、性行為的理解,除了受社會文化衝擊外,家庭因素是一重要影響。子女從父母親身上學習自身性別的成長,父母的婚姻關係是子女在學習與同性和異性相處上的榜樣。通常在離婚家庭成長的孩子,會傾向較早拍拖,尋求情感依附。

黃姑娘從香港80後的戀愛態度調查說起,指出青少年常將好感誤當為喜歡,並快速地投入戀愛;而網上性資訊的泛濫,讓「性」變得隨意及理所當然。「拍拖等同有性愛」的觀念已植根在不少90後青年的心中,部份90後甚至以自己的性經驗在人前炫耀。此外,年青人在公眾地方親熱,其實也是誤解親密關係的表現。

婚前性行為方面,黃姑娘引述一個外展服務對象的性經驗統計,發現年青男女在第一次婚前性行為的原因和感覺不盡相同,反映拍拖關係中,男女的期望各異,卻未意會性行為是與婚姻及生育息息相關。2007年「珍愛運動」曾訪問青少年是否期望一生一世的愛?答案是肯定的。但這一代普遍不懂得愛,更誤以為性行為的親暱就是愛。當性、愛和婚姻家庭分割,關係中信任的愛也失落了。這令人反思,性教育的內涵應包括甚麼呢?是否像坊間的性教育課程般,只教授性行為及避孕方法?

在香港性文化學會「珍愛課程」的課後意見調查(2012)中,訪問了百多位中學生認為建立穩固關係的元素。首三位是「尊重」、「包容」、「寬恕」;「承擔」及「貞潔」分別排第四和五位;「節制」、「犧牲」、「委身」則分別排第六至八位。調查結果反映年青人很著重「關係向導」的元素,可是,他們是要求別人尊重、包容、寬恕,還是自己能對別人做到呢?相對「犧牲、委身」等屬於個人品格要求的,則不被重視。至於「承擔」、「貞潔」在課程中強調的價值元素,也有不少人認同。

另外,調查中問及中學生認為合適開始拍拖的年齡,回應為最少13歲,最大30歲;至於認為能夠承擔家庭、當父母責任的年齡,最少18歲,最大40歲。換言之,從適合拍拖至適合結婚,兩者平均差距8年,青少年沒有將拍拖與結婚連在一起考慮,長期的親暱而非婚的關係,更易受試探和傷害。

黃姑娘認為,性教育應擴展至「品格」層面,建立良好品格後進入戀愛,是對關係的保障。性教育重視的是關係建立(兩性)、連繫家庭(群體性)及培育生命(延續性)。若沒有穩健的家庭關係培育生命,對社會和人類發展是岌岌可危。

教育青少年「持守貞潔」不單著重當下一刻,這更是關於兩性的情感教育,由建立人際關係到兩性的親密關係的成長歷程。實踐忠誠的性愛婚姻倫理觀,及以純潔的兩性情感教育為觀點,關係需要有成熟的愛作為內涵。單純禁止外在行為的教育,並不能觸及事情的根源;青少年的行為是由其內在信念,到影響價值判斷,最後才作行為選擇。例如,先讓青少年了解「我是寶貴的」,然後教導「按正確方式來活出生命意義」的價值觀,他們更容易明白持守貞潔和建立健康兩性關係的重要,並在人際關係中實踐出來。

「如何從教育建立青少年正確的戀愛及婚姻觀」

徐惠儀女士認為,性教育的重點在於「關係」──父母、親人與孩子的關係,以及父母的身教。若要教育青少年建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,我們必須先建立自己,重溫愛和婚姻。若家庭沒建立良好的婚姻關係,就毋從建立孩子。

每個人都窮一生所追求愛和歸屬感。愛情的基石是「自我價值」,這包括身體特質、智能特質、社會角色和心理特質。青少年不停追求戀愛,正因為他們追求愛。先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是可愛的,建立良好自我形象,在談戀愛前讓青少年反思自我價值和成熟度。真愛是一種擴充自我的經驗,滋養和幫助所愛的對象。未夠成熟便步入戀愛關係,彼此難以共同成長,滿足心靈所需。因此,性教育中需要建立孩子的成熟度。

時下青少年拍拖戀愛,就算是結婚多年的夫妻,大多談「Feel」。Sternberg (1986) 的「愛的三角」可幫助分辨「愛」與「喜歡」。完整的愛包含熱情(Passion) ──用以建立關係;親密 (Intimacy) ──彼此深入溝通和結連、了解,分享生命;承諾 (Commitment, Decision) ──彼此認定長久發展的關係。三項平衡發展,戀愛婚姻關係才健康。青少年拍拖通常過急發展至激烈的熱情,教導他們控制和平衡,未到某階段就不能太快(如,拒絕婚前性行為、墮入情慾陷阱)。另外,親密是指心靈溝通,而不是身體上的親密。

現今社會給女孩子很大壓力,要盡快找男人結婚,因此某些立心不良的男人會利用女生這心靈弱點,「一腳踏多船」。例如,要教導少女分辨對象是否真誠委身、願意公開關係、進入婚姻等。

人人都會經歷「性」(Sexuality),這是「全人」的事;不單指行為,更是「心性」。除了性慾,心性指的是感官、個性、自我形象、外表、家庭歷史、性經驗、懷孕生產過程等等。例如,若家庭曾經有離婚、虐兒、虐偶歷史,若我們這一代不去打破,這「咒詛」就會一直流傳下去。

現時談「性」多指向「行為」層面,事實上性是以「關係」開始,「行為」是最後一步。神創造男女,讓二人建立夫妻關係,才有性行為;兩性結合除了性,更屬關係上的,亦有繁衍下一代的功能。婚姻是二人成為一體的一個盟約,比有血緣的父母更親密。

性行為會在對方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,若與一個未確認一世廝守的人發生性關係,男女雙方同時在對方身上留下烙印。所以,教導兒子「發生性行為不要緊,只要不把對方弄懷孕」是不負責任的說法。事實上,男女的貞操同樣重要,沒有哪一方較「蝕底」。

總括而言,徐女士鼓勵我們要教導孩子拒絕婚前性行為,在身體、靈性、情感及理性上,等待真愛出現,並選擇合宜的終生伴侶。長大成熟是戀愛的先決條件,成熟的人才能適當地處理分手、失戀。更重要的,是教導青少年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男女兩性是平等,應互相尊重。人人都應尊重婚姻,父母的婚姻關係,是孩子戀愛關係的基礎,所以父母有責任檢示自己的婚姻,以及與孩子的關係。

今次參與聚會約有70位,主要有老師、社工、及一眾青少年牧者。參加者的反應踴躍,提出不少問題,大家都希望能夠在各自的崗位中,跟青少年愉快地談情說性,為他們享受美好的兩性關係和建立家庭盡好教育之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