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分析逾千張IG Selfie 英國學者揭示女性的自我物化

 

招雋寧(特約研究員)


有些IG帳戶裡很多自拍照,令人感到不自在,卻又不懂怎去形容。這可能是因為自我物化。

物化你的…可能是你自己


對著女性評頭品足,以胸圍、肥瘦、外貌等等來斷定她的價值,這種現象稱為物化(objectified)。

早於20多年前,美國心理學家Barbara Fredrickson及Tomi-Ann Roberts運用物化理論解釋,女性的整個身體和人性是怎樣被還原為僅僅身體部位或性功能。

然而當社會上許多人把女性視為性感尤「物」(或「好J」),物化觀念盛行,這有機會令女孩子和年輕的女性用同一眼光來審視自己,這過程叫自我物化(self-objectify)的現象。

自我物化的觀念特徵,與自尊感下降、人生滿意程度低、負面身體形象、飲食失調等等心理問題相關。

千七張IG照片 考察女性的自我物化


英國心理學家Beth Bell認為,每天數以百萬社交媒體的活躍用戶,就最能透視現時女性自我物化的情況。

因此Bell的團隊在2018年進行了首次以IG來分析女性自我物化的研究。他們分析了共1,720張相片,斷定近三成相片有物化的跡象。

自我物化四元素 檢視IG帳戶有否充斥物化自拍


怎樣才是自我物化呢?單單是愛自拍,未必就算是自我物化。

學者設定了一連串檢視的步驟。或許你都可以看看自己、子女或朋友的IG,她們是否這樣:

1 首先,相片是否自拍(selfie)?
2 接著是按自我物化的四個元素進行分析:
2.1 相片有否故意地使樣貌模糊不清或消失?
2.2 相片強調身體某一部份,而非全個人的照片或樣子?
2.3 手臂、乳溝、腹部和腿是否外露?這些部位的外露愈多,愈與物化女性有關
2.4 由好些學者定義的性暗示姿勢,包括勾引的目光;單眼;調情;擺出性體位姿勢,如貓式拗背;性挑逗;解開衣鈕;撕開部份衣服;只穿內衣;側起頭同時噘嘴

自拍照愈多這些元素,反映自我物化的程度愈深了。
faceless fitness selfies

性暗示姿勢最普遍 自拍與物化心理特徵成正比


這千多張IG相片都來自Bell團隊在英國找來的86位18至24歲的女士。

研究結果發現她們的六成照片都是自拍,當中一半自拍照至少包含了一個女性自我物化的元素。

只有3%相片是露出手臂、乳溝、腹部和腿等三個部位以上。最普遍的元素是擺出性暗示的姿勢。學者解釋這或許是因為年輕女性到達了尋找伴侶的成長階段,想向人展示性吸引的原因。

經過統計學分析,學者發現愈多貼出自拍照的人,在問卷結果裡愈反映她們內心愈有自我物化的心理特徵,亦即認為外貌體形等比內在特質更重要。

學者又解釋,女性的自我物化同樣受到外在文化影響。數據反映,自我物化的自拍愈多,換來更多Likes。學者推測這會獎賞那些展示自我物化照片的行為。

雖然這研究未能斷定一個人自我物化的心理特徵、物化自拍和物化文化之間的因果關係,但是至少確認三者相關的。

參考資料:
Bell, B.T., Cassarly, J.A., & Dunbar, L. (2018). Selfie-objectification: Self-objectification and positive feedback (“Likes”) are associated with frequency of posting sexually objectifying self-images on social media. Body Image, 26, 83-89. doi:10.1016/j.bodyim.2018.06.005

延伸閱讀:

Why Faceless Fitness Selfies Are Disturbing – Insider

作者:招雋寧 (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)

本科修讀社會政策。致力以基督教保守派向度研究家庭﹑性別及身體的課題。招先生為本會疏理和發掘新近的性文化知識,協助策展具學術基礎的性教育,使本會受眾獲得紮實及適時的知識工具。